⚠️ 本網站僅限企業用戶

我們專注於 B2B 業務合作不提供消費者零售服務。
若您為企業採購、開發或代表,歡迎繼續瀏覽本網站內容。

19-Aug-2025
保健資訊

如何判斷我是否該吃魚油?完整指南

 

什麼是魚油?來源與主要成分

魚油主要來自深海魚類的脂肪,特別是鮭魚、鯖魚、沙丁魚和鯡魚。

最重要的成分是 Omega‑3 脂肪酸,其中包含兩大關鍵角色:EPA(二十碳五烯酸)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

這些營養素對於心臟、腦部和眼睛等器官的健康都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與一般飲食中的油脂不同,魚油屬於「好脂肪」,能幫助身體減少發炎、促進循環,並且維持健康生活品質。

 

魚油的主要營養價值:Omega‑3 脂肪酸

  • EPA 與 DHA 的不同作用

    • EPA:主要幫助抗發炎、維持心血管健康,對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人群特別有益。
    • DHA:對腦部發育、視網膜健康以及認知功能維持至關重要,對學生、孕婦與老年人特別重要。

 

  • 為什麼人體需要 Omega‑3

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足夠的 Omega‑3,只能透過飲食或補充劑攝取

如果日常飲食中缺乏深海魚或其他 Omega‑3 來源,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、關節炎或認知退化的風險。

 
* 快速判斷:飲食中少魚、有心血管或關節困擾、或覺得眼睛乾澀、注意力下降,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補充。
 

你可能需要魚油的常見徵兆

  • 心血管健康問題

如果你有高血壓、高膽固醇或家族中有人曾罹患心臟病,補充魚油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。

  • 關節疼痛與慢性發炎

長期關節僵硬、疼痛或診斷為關節炎的族群,常因為發炎反應而需要 Omega‑3 幫助改善。

  • 視力與眼睛乾澀

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的人,若常覺得眼睛乾澀或視力模糊,魚油中的 DHA 對眼睛健康會有正面幫助。

(延伸閱讀:魚油對眼睛的益處)

  • 情緒波動與認知功能下降

若常覺得焦慮、憂鬱,或記憶力開始減退,補充魚油可能有助於穩定情緒與腦部運作。

 

什麼情況下不建議補充魚油?

雖然魚油有許多健康益處,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補充。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:

  •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群

魚油具有輕微抗凝血作用,如果同時服用阿斯匹靈、華法林(Warfarin)或其他抗凝血藥物,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。因此,若有此類狀況,務必要先詢問醫師。

  • 對海鮮過敏的人

魚油多來自深海魚,對海鮮過敏的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,如皮疹、呼吸困難或腸胃不適。

這時候會建議攝取植物性 Omega‑3(如亞麻籽油、奇亞籽油)。

  • 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者

若你患有慢性胰臟炎、嚴重肝腎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,高劑量魚油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。在這類情況下,務必要先經過醫師評估。

  • 學齡孩童

成長期的學齡孩童大腦發育相當快速,補充適量DHA有助大腦發展,增進學習力。

(延伸閱讀:魚油如何提升認知能力)

 

如何透過飲食攝取 Omega‑3

除了保健食品,日常飲食也能幫助你獲取 Omega‑3。

富含 Omega‑3 的魚類

  • 鮭魚
  • 鯖魚
  • 沙丁魚
  • 鯡魚
  • 鯷魚

建議每週吃 2–3 次魚,通常就能滿足基本的 Omega‑3 需求。

植物性 Omega‑3 替代來源

如果你是素食者,可以透過以下食物補充 ALA(α‑次亞麻酸,人體可部分轉換成 EPA 與 DHA):

  • 亞麻籽與亞麻籽油
  • 奇亞籽
  • 核桃
  • 紫蘇油

 

魚油補充劑的選購指南

市面上的魚油產品琳瑯滿目,該如何挑選?

魚油濃度

選擇高濃度魚油,體積小方便吞服,也可以避免攝取多餘脂肪酸

新鮮度

新鮮的魚油才有效,判斷新鮮度最精準的數據就是看商家是否提供氧化指數資訊,氧化指數越低的魚油越新鮮!

(延伸閱讀:魚油新鮮度指南)

品質認證

選擇有國際認證(如 IFOS、GOED......)的品牌,確保重金屬、農藥殘留、符合安全標準。

(延伸閱讀:Vivomega魚油原料的規格)

注意 EPA 與 DHA 的含量比例

      • 理想比例常見為 EPA:DHA = 3:2 或 2:1,依個人需求調整。
      • 心血管健康:選擇高EPA含量 。
      • 孕婦、腦部與眼睛保健:選擇高DHA含量 。

 

魚油的安全劑量與正確吃法

一般成人建議劑量
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一般成人每日攝取 250–500 毫克的 EPA + DHA 維持健康。

特殊人群的劑量建議

      • 孕婦與哺乳婦女:建議每日補充 200–300 毫克 DHA,有助於胎兒腦部與視覺發育。
      • 兒童:根據年齡,建議攝取 100–250 毫克 DHA。
      • 長者:建議增加 EPA 攝取,有助於心血管與關節健康。

 

魚油的常見副作用與解決辦法

打嗝、腥味與胃部不適

有些人吃魚油會出現「魚腥味打嗝」或腸胃不適。解決方法:

      • 餐後服用。
      • 放入冰箱降低腥味。
      • 改用小顆粒或高濃縮魚油。

可能造成的出血風險

高劑量EPA魚油會影響血液凝固功能,特別是手術前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,應避免過量補充。

 

魚油與其他保健品的搭配

與維生素 D 的互補作用

維生素 D 為脂溶性維生素,搭配魚油有助吸收利用,提升效果。

與黑種草油的搭配

黑種草油能減少慢性發炎,有實驗指出魚油搭配黑種草油的效果可以更上一層樓。

 

常見問題 FAQ

Q1:我每天都吃魚,還需要補充魚油嗎?

如果你每週能吃到 2–3 次深海魚,可能不需要額外補充。但若飲食不均衡,魚油仍有幫助。

Q2:魚油和深海魚肝油是一樣的嗎?

不同。魚油主要含 Omega‑3 脂肪酸,而魚肝油富含維生素 A 與 D。兩者功能完全不一樣。

Q3:吃魚油會讓血脂下降嗎?

魚油有助於降低三酸甘油脂。若要改善血脂,建議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,效果更加顯著。

Q4:孕婦吃魚油有什麼好處?

魚油中的 DHA 有助於胎兒腦部與眼睛發育,但建議選擇品質把關嚴格的品牌,並在醫師指導下服用。

Q5:素食者該怎麼補充 Omega‑3?

建議改用植物性來源(亞麻籽、奇亞籽、紫蘇油)或藻油膠囊,藻油是 DHA 的最佳素食替代品。

Q6:魚油要早上吃還是晚上吃比較好?

魚油最好隨餐服用,能增加吸收率,至於早晚則沒有太大差別,養成習慣記得服用最重要。

 

結論: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該補充魚油?

簡單來說,如果你 飲食中很少吃魚有心血管、關節或眼睛相關的健康困擾、或是 情緒與認知功能出現退化,那麼適量補充魚油會對你有幫助

但若你 已經透過飲食攝取足夠 Omega‑3對海鮮過敏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,魚油可能不適合你。

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個人狀況,搭配均衡飲食,並在需要時諮詢醫師或營養師,才能真正發揮魚油的健康價值。

 

🔗 延伸閱讀:

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(NIH)|Omega‑3 Fatty Acids Fact Sheet

美國FDA公認安全(GRAS,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)

© 網站內容僅供健康資訊參考,不代表專業醫療建議。

分享: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